依稀記得是在哲學與人生通識課堂上,傅佩榮教授給大家講的教養故事:


教授到過很多朋友家作客,其中有一家的小孩資賦聰穎,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優秀,仔細觀察,發現不過就是一般的小康之家,看不出有什麼獨到之處。


直到某次,朋友的小孩要出門,朋友隨口提醒:「記得帶傘喔,好像要下雨了!」


 


這才讓教授歸納出一個結論:要教孩子思考,就要在日常語言中留下思考的痕跡。


 


一般的父母,希望孩子「一個口令、一個動作」,因為這樣最快最省時,所以通常只會說:「記得帶傘!」


但是有一些父母,會在下達指令的同時說明原因,整句話就串起了一個因果邏輯:「記得帶傘,因為看起來快要下雨了。」


當然,總有一天,孩子會說:「我不想帶,因為我看還不會下雨。」


但是,除了感覺自己的威嚴似乎有那麼一點點受到冒犯之外,作父母的更應該慶幸,孩子已經學會替自己作主,輪到父母要學習的是,放手讓孩子繼續下一課:學習替自己承擔。


 


不想帶傘就不想帶吧,淋雨了又怎樣?


那不過是跟隨著自主選擇而來的可能後果之一,或許根本沒有下雨呢?


下次還聽不聽媽媽的話?


不一定,但是孩子你自己要有本事看天色,因為你總有一天要學會。


 


【題外話】秉持著這樣的理念,萊姆媽教出了一個很會舉一反三的兩歲兒。


事證一


爸爸看萊姆啃蘋果的樣子很可愛,想親一個又被拒絕,只好退而求其次說握個手就好,萊姆說:「姆手手黏黏的,沒辦法!」


事證二


萊姆從壁櫃翻出媽媽以前用的小肩包,背著包走來走去,又覺得皮質肩帶太長,媽媽說這帶子上有三個孔,可以調整長度。萊姆解開扣環,把肩帶分成兩段,一時間裝不回去,開始急了。媽媽沒有馬上幫小孩解決小麻煩的習慣,一邊整理房間一邊說:「再試試看,這個跟手錶的錶帶一樣呀。」


萊姆聽懂了,馬上說:「像皮帶一樣!」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elyn2jamie 的頭像
    evelyn2jamie

    萊姆童年隨筆

    evelyn2jam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